BG视讯重报调查|重庆暑期托管服务“多点开花” 记者探访官方如何帮咱带娃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7-20
  7月16日,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居委会门口,外卖员杨化(化名)将8岁的女儿妮妮(化名)送进社区会议室,嘱咐女儿几句后,转身骑上电动车汇入车流。和妮妮在一起的,还有10多名围坐在办公桌旁的孩子,这是人和街社区暑假托管班的一幕。   作为全市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,重庆假期托管服务已在城乡多点开花。此前召开的重庆市2025年未成年人暑假公益托管工作启动会公布,今年暑假全市将计划

  7月16日,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居委会门口,外卖员杨化(化名)将8岁的女儿妮妮(化名)送进社区会议室,嘱咐女儿几句后,转身骑上电动车汇入车流。和妮妮在一起的,还有10多名围坐在办公桌旁的孩子,这是人和街社区暑假托管班的一幕。

  作为全市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,重庆假期托管服务已在城乡多点开花。此前召开的重庆市2025年未成年人暑假公益托管工作启动会公布,今年暑假全市将计划开设公益托管点位1006个,覆盖未成年人超9万人。

  暑期托管班教些什么?都是些什么人参与?效果怎样?连日来,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
  “职工家庭,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的子女占大多数。”说起托管班的主要服务人群,江北区新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双妹这样说道。

  在江北区寸滩街道某企业上班的职员吴迪(化名)就是这类职工家庭中的一员。今年暑假,她给即将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报了港城小学的暑期托管班。“港城小学的暑期托管班是由共青团江北区委主办,是免费的。”吴迪介绍,这样她上班前可以把孩子带去托管班,下班后来接孩子一起回家,“孩子在学校里面上课,设施齐全、安全有保障,我上班也更安心。”

 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的托管班。“我们这里有一些孩子来自重庆市设计院的双职工家庭。”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工作人员陈凤介绍,该社区的托管班是由共青团重庆市委、共青团重庆市渝中区委、人和街社区举办,也是免费的。

  记者了解到,除了职工家庭子女,外来人员子女也是托管班学员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在我们社区,外来人员子女是托管班学员的一大来源。”高新区白市驿镇松岭社区工作人员黄星颖介绍。

  今年暑假,在松岭社区附近一汽摩市场开五金店的吴海(化名)就把上五年级的女儿小亚(化名)送到社区暑期托管班。“在那里,有老师教知识,有同学一起玩,不论是学习还是安全都比她一个人在家里有保障。”吴海解释,以前没去托管班,整天都在家里看电视,“现在她开心,我们也放心。”

  “我也喜欢在托管班,在家里除了写作业,就是看电视等。托管班里有固定时间做作业,和其他小朋友一起,不会觉得孤单。”小亚说,她计划后面把六年级的课程预习一下,“不会的地方还可以问志愿者老师。”

  7月14日,重庆高新区白市驿党群服务中心,志愿者正在指导小朋友完成作业。记者 尹诗语 摄/视觉重庆

  “该社区的托管班是由共青团重庆市委、共青团重庆市高新区委以及社区举办的,都是免费的。”高新区白市驿镇松岭社区党支部书记余平介绍,托管班好些孩子都来自附近的汽摩市场,他们的父母大多是来重庆做生意的外地人,很多都选择送到这里来。“此前有一个孩子是在外地上学,放假时来重庆和父母团聚,期间也来托管班上了课。”

  虽然社区托管班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困难家庭、双职工家庭、新就业群体等,“但有些家庭因为不熟悉网络、不了解报名信息和流程等错过了报名,就线下带着孩子过来,希望参加托管班。”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相关负责人鱼雪梅介绍,虽然这样的情况不多,但如果在托管班承受范围内,一般都不会拒绝。

  “无人机可以做什么?”“拍摄、农业生产、BG大游(集团)唯一官方网站巡逻、送快递……”7月14日,港城小学的暑期托管三班,来自重庆艺才技师学院的教师余奉函正为近20名学生上无人机课,课程是免费的。作为一名志愿者,余奉函已经给孩子们上了几次课,孩子们上课都格外积极认真。

  随后,余奉函带着孩子们来到户外,开始实操环节。11岁的睿睿迫不及待地拿起无人机的遥控器操纵起来。随着无人机嗡嗡升起,他轻轻推杆,微调方向,一不小心力气大了些,无人机“跳”了一下,他立刻调整,将无人机“拉”了回来,并操纵无人机来到地面的红圈正上方,缓缓下降。“成功!”看着无人机稳稳停在圈内,睿睿比了个胜利的姿势。

  7月14日,江北区港城小学校,老师为小朋友们介绍无人机。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试飞无人机。记者 尹诗语 摄/视觉重庆

  在这个暑期托管班,二班的学生正在学习非遗扎染;一班的孩子则在上心理健康课。“孩子回家后,一边给我看她今天做的扎染作品,一边告诉我制作方法。”当晚,二班学生家长王女士表示,让她意外的是,孩子还拿着扎染作品说了句特别有哲理的话,她说:“人生就像这个扎染作品,每个人都不一样,等到展开的那一瞬间也都会有各自的精彩。”

  7月14日,江北区港城小学校,志愿者们正带领小朋友体验非遗扎染。记者 尹诗语 摄/视觉重庆

  同样在7月14日,在松岭社区的暑期托管班,高新区交巡警支队勤务四大队交警王海波受松岭社区邀请,给班上近30名学生上了一堂交通安全宣传课。“左臂向前平伸,掌心朝前;同时右臂和手掌平直向左前方摆动,掌心朝左,这是什么信号呀?”王海波一边比着动作,一边提问。“是右转弯信号!”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。

  7月14日,重庆高新区白市驿党群服务中心,交警正在为托管班的孩子上安全课。记者 尹诗语 摄/视觉重庆

  交通安全课后,来自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大一的志愿者夏思宇给孩子们上“古老的象形符号”课程。“孩子们参与度都很高,听得也很认真。”夏思宇称,她学的是学前教育,来托管班当志愿者学到了很多,“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,才能让知识真正活起来、用起来。”

  “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参观消防救援站、公交车站和白市驿镇历史文化基地等地。”松岭社区工作人员黄星颍介绍,社区8月份还将举行儿童集市,作为暑期托管的收尾活动。

  7月10日,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的暑期托管班上,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上法语课。课堂上,志愿者通过播放短视频、组织情景对话等形式,把中秋节、端午节等习俗,还有嫦娥奔月等民间传说变成了法语教学的素材。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,不仅接触了法语,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也更浓了。

  记者走访发现,多数暑期托管班在作业辅导、托管看护等公益性服务基础上,结合社区具体情况,还开设了各具特色的课程,涉及生活安全、文化、社交、心理、体能训练、益智手工等多个方面。例如,奉节县“橙心托”托管开设了情绪绘画课,让孩子们用彩笔“画”出心情;北碚区水土街道和悦家园社区的“悦学课堂”上,大学生志愿者教授孩子们垃圾分类的知识;大渡口华庭社区的暑期托管班上,志愿者以“认识我们的身体”为主题,为孩子们带来生命教育的启蒙。

  政府主导、公益免费、课程丰富……“官方带娃”帮家长们解决了“燃眉之急”,被大家视为“及时雨”。不过,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也发现,暑期托管班还有一些细节服务需进一步完善。

  记者走访了解到,不少托管点会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分班。例如,港城小学托管点设置了三个班:一班针对3—6岁孩子,二班面向6—9岁孩子,三班则接收9—12岁孩子,以贴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。不过,并非所有托管点都有这样的条件,重庆一些社区的托管班因为孩子人数有限等原因,只设了一个班,把年龄、喜好不同的孩子放在一起统一管理学习,一些家长反映,“不够合理。”

  托管班的名额也备受关注。为保障学生安全和接待能力,托管班名额都有一定限制,不少家长呼吁增加名额和班级,甚至有些家长表示可以接受在合理范围内缴纳一点费用。对此,共青团江北区委相关负责人曲训灏表示,目前江北区各镇街基本都开设了托管班,但存在区域供需不平衡的问题: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供不应求,位置稍偏的区域又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,“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  在午餐和午休安排上,不同托管班也存在差异。记者了解到,在重庆一些暑期托管班每天有专门食堂供应午餐,不过需收取一定的餐食费用;而一些社区托管班由于条件有限,无法提供餐食。以某社区为例,暑期托管班共8期,计划接待近300名小朋友,由于人员、设施等限制,家长需要接孩子回家吃午饭和午休,下午两点再送来。“一接一送,给不少家庭带来了困扰。”余平表示。

  “孩子在托管班期间,我每天中午11点半就要准备去接孩子,接着还要给她们做饭,BG大游(集团)唯一官方网站下午1点半左右又要送去,这期间我要么把店关起来,要么让旁边商户帮忙看一下。”经营一家汽配店的张华(化名)无奈地说,要是孩子能在学校把午餐问题解决了就好了。

  “要是有更充足的师资就好了。”鱼雪梅表示,目前托管班较依赖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,急需专业人员提供指导。她建议,可与高校合作建立师范生实践基地,同时吸纳退休教师组建专业师资库。

  针对丰富暑期托管班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,鱼雪梅还建议,可通过入户调研、BG大游(集团)唯一官方网站线上问卷等方式,精准把握家长和孩子的需求,开发特色课程矩阵;还可以联合社会组织、高校等,开发手工创意、非遗传承等智趣课程,丰富托管服务内容等。

  “目前,一些托管点利用社区会议室、活动室等开展托管服务。”对此,重庆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秘书长曾剑表示,暑假期间,很多学校处于闲置状态,这其实是一笔可充分利用的优质资源;此外,像公共文化馆、科普馆、图书馆、科技馆等公益性场所,如果能参与到暑期托管中来,既能盘活资源,还能依托这些场地设置一些课程,让托管内容更丰富。

  原稿点击:重报调查|重庆暑期托管服务“多点开花” 记者探访官方如何帮咱带娃-重庆日报